西渭桥在今咸阳市西南9公里的秦都区钓鱼台乡资村西南沙河河道上。1986年发现,目前清理出木桥桥桩16排,145根。桥面宽约16米,南北长约500米。桥址南端附近,还发现八件巨形槽形铁板,厚3厘米,宽100—110厘米,长6—7米每件由三块大小相近的矩形铸铁板相接铸成。
简介
西渭桥即汉代的便门桥,始建于西汉后元元年(前143年),因桥与汉长安城西南头第一门—章城门遥遥相对,而此门又称便门,故有此名称。至唐代又称为西渭桥,这是人们对汉、唐长安城附近渭河上的三座桥,因其地进位置的不同而冠之的名称。西渭桥是汉、唐朝时期由长安通往西域、巴蜀的交通要道。
历史记载
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唐太宗即位不久,与突厥颉利可汗曾会盟于此桥。在唐代,西渭桥也是送客惜别的地方,唐朝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乱,玄宗奔蜀,桥被杨国忠放火烧毁,唐末废弃。
在渭河下游有好几座西渭桥,最早的西渭桥位于汉长安城以西,本名便桥,因与汉长安城西门“便门”相对而得名,建于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用“以通茂陵之道”。唐代时叫咸阳桥,杜甫在《兵车行》诗中曾讲到过这座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它是由唐都长安西去咸阳、茂陵以至西域的要道,人们常常在这里为西行远客依依惜别。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描写的便是这座桥畔的送行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