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
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竣工。校园内,理工科大白楼、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大礼堂、实验室、汉卿南、北楼、教授住宅东西新村和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鳞次栉比,建筑宏伟、壮丽辉煌。
1927年11月,奉天省省长刘尚清兼任东北大学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过去两个多月,刚刚接替其父张作霖主持东北军政的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继任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并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先后捐出其父留下的大部分遗产约180万银元,用于扩建校舍、高薪礼聘著名学者、购置国外先进实验设备、资送优秀学生出国。当时,学校设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较为齐全的学科,各学科学会迅速发展起来。文法科成立自治会、夏声社、社会科学研究社;工学院成立矿学会;理工预科成立英语研究会;理学院孙国封院长为促进科学进步,发起科学教育协进会。这一时期,英、法、美等国家的学者、专家纷至沓来,进驻东北大学讲学与交流。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
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张学良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英、美、德等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荀、刘仙洲、黄侃、刘半农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张学良校长对体育教育也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
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破8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1932年7月,张学良校长出资8000银元资助东北大学学生、百米全国纪录的保持者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7月30日,刘长春手执中国国旗阔步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成为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唯一运动员。
1933年,著名爱国人士冯庸创办的冯庸大学9个系全部并入东北大学。
1936年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 周年之日,西安一万多青年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请愿游行,东北大学西安分校的学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高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打回老家去!” 等口号向临潼进发。张学良校长闻讯驱车赶上学生请愿队伍,告诉学生,“你们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前面已经有宪兵架上机枪,大家先回去,我保证一周之内给大家一个答复”。三天后的12月12日, “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校长失去自由,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活。
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北大学被迫由陕入川。在四川三台,一批名师齐集东大,陆侃如、冯沅君、金毓黻、高亨、杨荣国、姚雪垠等先后在校任教。1938 年7 月, 奉国民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东北大学六十位师生被授予烈士称号。
1946年2月,解放区也成立东北大学,张学良校长胞弟张学思任校长。校址初设本溪,后转迁丹东、梅河口、吉林,6月定址佳木斯市,解放前夕迁到长春。
1946年5月,国立东北大学师生从三台迁回沈阳,翌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
1948年6月,南京政府令国立东北大学再迁北平。
建国初期
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工业部,校址设在沈阳南湖。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先后有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和系,包括电机系、采矿系、冶金系、土木系、建筑系、市政类系(科)、外国语言系、金融系等并入东北工学院。同年,东北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3年末,东北工学院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期刊《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东北工学院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学校召开了学生科学报告会,产生了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7年,东北工学院谢绪恺教授的 《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新方法》,在第一届全国力学学术会议获大奖,并被编入《一般力学》大学教材,被命名 “谢绪恺判据” 。
1958年国庆前夕,东北工学院李华天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59年,东北工学院负责筹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此,东北工学院成立电子系,为建所培养人才。东北工学院郎世俊教授任系主任,负责主持建所工作。
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
1981年,东北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87年,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院在秦皇岛设立并迅速得到发展,成为东北工学院的组成部分,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署名“东北工学院”。
1996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秦皇岛分校也随之进入“211工程”行列,学校开始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
1998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985工程”大学行列,并划入教育部直属,秦皇岛分校也同步划入教育部直属。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辽宁省人民政府、沈阳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重点共建该校协议。
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2009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成为EMBA试办学院。
2014年1月,东北大学已经拥有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排名前1%。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7年,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
学校科技经费自1995年突破亿元以来,连年攀升。
2000年,东大科研经费2.72亿元,人均科研经费19.22万元,是“九五”初期的两倍。
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
计算机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自动化工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技术分中心
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
太原重机(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东北大学分中心
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安监总局研究中心
国家一级安全培训中心和安全评价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部研究中心
辽宁省材料各向异性设计与织构控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现代冶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材料电磁过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资源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大装备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实验室
辽宁省软件系统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制造系统与物流优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数字化装备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学报期刊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法学,新闻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师资力量
两院院士
全职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闻邦椿
张嗣瀛
中国工程院院士
柴天佑
已故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靳树梁
方肇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竹贤
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2
材料学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06
冶金工程
080601
冶金物理化学
080602
钢铁冶金
080603
有色金属冶金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81103
系统工程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0802
机械工程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101
哲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1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819
矿业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0819
矿业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辽宁省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8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涵盖3个二级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
机械工程
(涵盖4个二级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冶金工程
(涵盖3个二级学科)
钢铁冶金
控制科学与工程
(涵盖5个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涵盖3个二级学科)
计算机系统结构
矿业工程
(涵盖3个二级学科)
采矿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涵盖1个二级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涵盖1个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18个)
科学技术哲学
产业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应用数学
凝聚态物理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环境科学
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
哲学
冶金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化学
矿业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力学
公共管理
生物医学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2016年3月数据)
化学
物理学
土木工程
矿业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力学
生物学
工商管理
应用经济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哲学
软件工程
公共管理
生物医学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工程
冶金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
数学
物理学
建筑学
矿业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化学
艺术学
设计学
软件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
力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
机械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哲学
生物学
工商管理
应用经济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
法学
建筑学
土木工程
科学技术史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政治学
体育学
公共管理
外国语言文学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教学建设
建设成果
2011年至2017年,东北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6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
质量工程
国家精品课程
冶金学院
翟玉春
2006
机械设计
机械学院
巩云鹏
2007
大学英语
外语学院
赵雯
2005
大学物理
理学院
耿平
2006
电子技术基础
信息学院
王永军
2005
行政管理学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4
滑冰
体育部
王永祥
2006
采矿学
资土学院
王青
2008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机械学院
毛昕
2005
自动控制原理
信息学院
王建辉
2005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计算中心
王兴伟
英特尔2009
品牌学
艺术学院
赵琛
2006
控制系统仿真与CAD
信息学院
薛定宇
2008
人因工程学
管理学院
郭伏
2010
社区管理学
文法学院
孙萍
2007
冶金学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7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学院
周福才
2007
实践考核类课(VB.NET)
软件学院
李丹程
微软2006、2010
软件需求分析与设计
软件学院
朱志良
IBM2007
基于多核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学院
李晶皎
英特尔2007
计算机控制系统
信息学院
刘建昌
2009
轮滑
体育部
王永祥
2009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软件学院
李丹程
IBM2008
软件建模技术
计算机学院
张斌
IBM2008
计算机引论
软件学院
朱志良
微软2008
冶金工程概论
冶金学院
沈峰满
2010
液压气动技术基础
机械学院
宋锦春
2011
教学名师
娄成武
文法学院
2006
2006
翟玉春
冶金学院
2006
2006
姜茂发
冶金学院
2008
2009
省部级教学名师
王永军
信息学院
2003
王永祥
体育部
2007
顾树生
信息学院
2006
蔡九菊
材料学院
2007
宋叔尼
理学院
2009
吴成东
信息学院
2007
沈峰满
材料学院
2008
孙萍
文法学院
2008
张斌
计算机学院
2008
王建辉
信息学院
2009
国家级特色专业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7
自动化
信息学院
刘建昌
2007
公共事业管理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07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院
左良
200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张斌
2008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学院
张义民
2008
安全工程
资土学院
陈宝智
2007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材料学院
丁桦
2009
采矿工程
资土学院
任凤玉
2010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学院
张石
2010
矿物加工工程
资土学院
印万忠
2009
生物医学工程
中荷学院
康雁
2009
国家级教学团队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冶金工程专业平台课教学团队
冶金学院
翟玉春
2007
自动化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
信息学院
王建辉
2008
冶金学
冶金学院
姜茂发
2008
软件开发技术基础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1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平台课程教学团队
材料学院
左良
2010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信息学院
刘建昌
2006
2006
冶金与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材冶学院
姜茂发
2008
2008
省部级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械学院
张义民
2006
资料来源: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理学院
王建华
2006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中心
王国仁
2006
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理学院
王建华
2007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理学院
刘晓霞
2008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管理学院
马钦海
2008建设单位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09
岩土力学
资土学院
梁力
2009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校府合作“模式创新实验区
文法学院
娄成武
2007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信息学院
吴成东
2007
实用型高级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软件学院
朱志良
2008
国家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新通用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2
外语学院
赵雯
2007
社区管理学(第二版)
文法学院
娄成武、孙萍
2007
液压与气压传动
机械学院
宋锦春等
2007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1、2(第二版)
外语学院
《新通用大学英语》项目组
2007
教育经济管理
文法学院
娄成武、史万兵
2008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信息学院
薛定宇
2008
国家级课程改革项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外语学院
姜茂发
2007
大学物理
理学院
陈肖慧
2010
实验教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结构工程实验室
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电工技术实验室
采矿工程实验室
电子技术实验室
采矿微机实验室
微控制器电子系统实验室
建材与岩土实验室
通信电子系统实验室
选矿实验室
自动化技术实验室
环境工程实验室
计算机技术实验室
理学实验中心
物理实验中心
测量实验室
化学实验中心
地质实验室
力学实验中心
安全实验室
数学实验室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
机械基础中心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
机械制造中心实验室
材料物理实验室
机械设计与电子中心实验室
分析科学研究所实验室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验室
中荷生物医学实验中心
中荷生物实验室
材料制备过程与性能测试实验中心
材料实验室
材料成型实验室
软件实验中心
软件学院实验室
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测试实验中心
钢铁冶金实验室
信息技术共同教育基地
计算中心实验室
有色金属冶金实验室
外国语实验中心
外语语音室
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
钢加实验室
热能工程实验室
工商管理实验中心
工商管理学院实验中心
工程热物理实验室
艺术实验中心
艺术学院实验室
环境科学实验室
工程训练中心
学生实习
国际交流
文化传统
东北大学校徽
。
东大校徽的原设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副教授于1929年的作品。校徽在此基础上做了个别修改,主要是加入了张学良老校长1992年为东大题写的校名。东北大学校徽主体图案白山黑水,意为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水的线条形为易经中的艮卦,艮卦代表东北方位。
东北大学校色
C100 M70
东北大学采用蓝色作为标准色。蓝色代表理智和科技感。
东北大学校训
百年前的白山黑水山河破碎,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兼省长的张作霖采纳了各方意见,于1923年组建了以御侮兴邦为办学初衷的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在首届学生开学典礼时题写了“知行合一”四字校训,“知行合一”语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所谓“知行合一”,不只是讲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与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
1928年,身负国仇家恨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他在对学生讲话时说,“我很希望诸君,要坚定了志向,各用自己之所学,全国学者都能如此,则中国自强矣”,“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乾卦的象传,其词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学良校长以“自强不息”鼓励东大学生。
东北大学校风
“献身、求实、团结、创新”是东大的校风。
东北大学校歌
词 刘半农曲 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柴天佑院士
杨明(兼纪委书记)、李文宪(兼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
历任领导
王永江
1923年4月至1927年11月
东北大学校长
刘尚清
1927年11月至1928年8月
东北大学校长
张学良
1928年8月至1937年2月
东北大学校长
1993年4月13日
东北大学名誉校长、东北大学名誉董事长
臧启芳
1937年2月至1947年4月
东北大学校长
刘树勋
1947年冬至1949年2月
东北大学校长
靳树梁
1950年9月至1964年7月
东北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康敏庄
1977年11月至1981年5月
中共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1981年6月至1983年3月
中共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毕克桢
1981年5月至1984年1月
东北工学院院长
陆钟武
1984年1月至1991年1月
东北工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费寿林
1987年1月至1993年3月
中共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
中共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蒋仲乐
1991年1月至1993年3月
东北工学院院长
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
东北大学校长
1995年3月至2002年8月
中共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赫冀成
1995年3月至2011年1月
孙家学
2002年8月至2016年9月
丁烈云
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
赵继
2014年6月至今
东北大学校长
领导关怀
199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东北大学建校70周年题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99年8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吴邦国、曾庆红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东大,在参观了软件园之后,江泽民同志说:“看了东大软件,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2000年4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东北大学。
2002年6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视察东北大学。
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东北大学。
知名校友
学界泰斗
闻邦椿
张嗣瀛
陆钟武
柴天佑
王国栋
王淀佐
傅鹰
刘仙洲
刘承钊
刘崇乐
左铁镛
干勇
孙传尧
周廉
于润沧
张懿
杨荣国
柳诒徵
赵飞克
靳树梁
张捷迁
石志仁
刘宝琛
钱鸣高
黄崇祺
刘炯天
雒建斌
徐德龙
黄文熙
梁思成
马在田
徐旭常
窦士学
逯高清
余艾冰
邱竹贤
方肇伦
钱临照
庄长恭
肖公权
梁思成
章士钊
林徽因
宁恩承
张捷迁
冯祖荀
刘仙洲
何育杰
王翰宸
阎述诗
艾勒戡
石志仁
刘风竹
刘承钊
刘崇乐
江之泳
赵厚达
庄长恭
马宗芗
黄侃
刘永济
肖公权
吴贯因
余泽兰
汪兆璠
张冀军
陈植
关承烈
孙国封
纪育澧
杨毓桢
李先闻
李树棠
罗文干
金毓黻
周守一
周传儒
柳诒徽
柳国明
郝更生
赵飞克
赵明高
赵鸿翥
聂恒锐
高亨
傅鹰
童隽
曾运乾
实业栋梁
经国之才
马培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
阎明复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陈雷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部长
李立国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部长
李佳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党校校长
黄晓薇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常委、山西省委副书记
孙大发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上将
刘振华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光毅
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玉浦
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李树文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书记处书记
焦开河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巨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孙华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局党组成员
金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武连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崔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妇联副主席(兼)
胡太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检察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
王阳
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刘国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辽宁省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
刘强
陈海波
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文体名宿
革命烈士
学校校区
截至2016年2月,东北大学共有5个校区(沈阳3个,秦皇岛2个)
东北大学南湖校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智慧大街500号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校区地址:秦皇岛市滨海大道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