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运通“三智”战略快速落地,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智路”示范项目成功开通试运行;
·全场景L5自动驾驶首个有效解决方案面世。华人运通率先实现基于5G的V2X车路协同技术,通过路端感知、云端调度、车端控制,实现智能汽车与智捷道路的“感知协同”、“计算协同”、“智慧协同”,进而实现全场景L5自动驾驶;
·华人运通发布自动驾驶平台H.H Pilot、自动泊车平台H.H Parking、车路协同平台H.H RSA-C,三大产品平台将驱动智捷交通产业化,为自动驾驶、智捷道路大规模市场应用铺平道路;
·基于三大平台与5G超高速数据交互能力,“智路”实现了复杂交通场景的车路协同和全自主全场景的自动驾驶。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最终实现“零事故、零拥堵、零路怒、零驾驶员”(四零)全程无忧出行的终极目标。
日前,华人运通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同于江苏盐城正式宣布,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智路“示范项目开通试运行。这是华人运通“三智”战略中“智捷交通”首个落地项目,其终极演进目标是实现由车端的单体智能到车路的混合智能,直至城市的群体智能的演进,从而达到全场景L5自动驾驶。这是探索未来智捷交通技术的一次先导性实践,距“三智”战略正式发布仅3个月。
关于“智路”,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表示:“智捷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落地实践的最佳领域之一,因而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也把这一领域的开发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智路’项目的实施正是对国家战略的践行,也是对人类未来出行‘零事故、零拥堵、零路怒、零驾驶员’(四零)终极目标的有益探索。”
“三智”战略快速落地 全球首条车路协同智能化城市道路成功试运行
无论是基础条件良好的欧美,还是交通环境更加复杂的国内,目前出行环境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国内,交通参与者的数量、行为规范和基础设施等都使得人们对智捷交通提出了相对于国外更多更急迫的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非常常见的交通状况。譬如,由于交通流量分布不均、指挥系统不够智能化、无法及时调整等引起的局部交通瘫痪;由于恶劣天气如大雾、雨雪或夜晚等能见度低而导致的交通受限;由于视觉死角即盲区、路面突发情况或驾驶员自身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等。
自动驾驶的探索同样碰到了行业瓶颈:自动驾驶系统高昂的成本限制了进一步的商业化普及空间;无法在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提供充分的试验场景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进步。
可见,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产业发展都非常需要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基于这些诉求和问题,华人运通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智能汽车、智捷交通和智慧城市“三智”系统性解决方案。“智路”,便是“三智”战略的具体落地之一,标志着“三智” 战略在迅速稳步推进,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比其他城市智能道路项目一般选择场景简单的半封闭园区或高速道路,“智路”是全球首次基于云端调度、路端感知、车端控制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及道路交通调度的开放式城市道路综合测试环境,由高速道路及城市道路两部分构成,覆盖高架路、匝道、高架下辅路、十字路口等十几种路况。真正实现有产业化应用价值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丰富程度领先大部分国内同类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作为华人运通“智捷交通”战略的首个落地项目,“智路”建设了路侧感知体系、边缘计算平台、5G V2X通讯设备、云调度中心。在道路旁部署的激光雷达、微波雷达、摄像头构建起真正意义上“3D+3感”的全息路端感知网络;感知信号经过边缘计算设备融合之后,建立起全域的全息世界模型;并通过5G V2X设备与车端感知系统进行数据整合,用以支持自动驾驶系统工作;此外还打造了一个拥有强大云计算能力的远程调度和监控中心,用于实现云端自动驾驶控制和交通调度。
三大平台协同作战,全场景L5自动驾驶终极解决方案面世
“智路”基于HOA超体智能架构的车辆电子平台VEA( Vehicle Electronics Architecture),以及道路监测平台RSA(Road Sensory Architecture),采用5G超高速数据交互和V2X车路协同技术,开发出“自动驾驶H.H Pilot”、“自动泊车H.H Parking”和“车路协同H.H RSA-C”三大产品平台,完成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多个关键场景的覆盖,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
·自动驾驶平台 H.H Pilot基于5G通讯能力达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代驾“功能。搭载该平台的智能车辆最终能实现在城市道路上自动驾驶。
·自动泊车平台 H.H Parking覆盖更多复杂的泊车场景,甚至在自动驾驶行业被认为最有难度的“水边道路自动泊车”领域,依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车路协同平台 H.H RSA-C是实现“智”能驾驶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华人运通借助5G网络、云端控制中心、路边感知系统等技术的整合,率先实现了感知协同、计算协同和智慧协同。
同时,这三个先进平台的诞生也将从根本上解决单车自动驾驶成本昂贵、探测范围有限、恶劣天气及夜晚等低能见度导致的交通受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等难题,为系统性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提升城市管理能效提供样板,也为将来自动驾驶普及起着颠覆性的作用,并拥有以下四个特征。
·更快捷高效:先进的模块通讯机制,合理的时序设计,保证应用层模块间通讯延期在10ms之内,模块间合理紧凑的时序匹配设计,使整个系统更高效,从感知层到执行层的运行周期可控制在100ms之内。
·更稳定可靠:分布式软件结构,多控制模式无缝切换,任意模块出现问题,均有备用模块时刻准备接管,可以保证在某个或者某几个传感器出现失效时,自动驾驶系统仍可以正常运行。
·更灵活适配:适配性多接口自动驾驶控制层软件,采用统一的队列格式处理数据。不同类型的接口数据采用统一的消息格式传递给控制层,使控制层系统在模式切换甚至是数据类型切换时,不会表现出顿挫感,让乘员更舒适。
·更智能强大:路端感知融合配合分布式边缘计算,提高了系统整体算力,实现了车端和路端协同,让自动驾驶车辆更智能。
全场景解决出行痛点,彻底实现无忧出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80%的通勤是在城市内,因此如何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才是车路协同所亟需解决的课题。而且,相较于园区和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技术,城市道路车路协同场景感知、决策、控制更为复杂,反馈也需要更为迅速及时。
“智路”已基于华人运通自动驾驶工程车完成复杂城市道路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未来道路将向社会开放,支持其他各类安装车端通信设备的智能汽车及自动驾驶汽车进行车路协同运行测试。通过华人运通的车路协同,路会告诉车“我看到了什么”,车会告诉路“我经历了什么”,从而赋予车“千里眼”和“顺风耳”,以保障安全、疏导交通,高效分配道路资源。
·盲区路口博弈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在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确保智能车辆可以预判交叉口路况及碰撞风险,实现全路况的路权分配及自动驾驶。与之相比,传统单车自动驾驶无法通过与路端协同来应对复杂的交叉口路况。
·特种车辆自动避让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特种车辆在通行过程中,向前方智能汽车发出避让信号,前方智能汽车接收信号后基于车路协同技术选择最优避让方式,确保特殊车辆的道路畅通。传统单车自动驾驶无法实现与特殊车辆的实时数据沟通。对于救护车、救火车、警车来说,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道路的畅通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本功能可以使得特种车辆在通行的过程中,向前方的智能车发出避让信号,让前方车辆变道让行,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本功能是车车通信的亮点功能,传统自动驾驶无法完成此任务。
·虚拟红绿灯
虚拟红绿灯是将路口通行规则移交至智能汽车手中,智能汽车通过车路协同判断路口通行情况,弹性调整路口通行权,避免普通红绿灯因固定切换间隔导致的无效等红灯时间。虚拟红绿灯通过车路协同灵活控制路权,提升交通效率,避免交通堵塞。
·无盲区左转辅助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在智能车辆转向时,路侧传感器全方位、超视距判断路况,并引导智能车辆在完全没有盲区的情况下安全驶过路口。
·信号灯车内显示
基于华人运通“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间的互联”(V2I)技术,智能汽车与信号灯可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智能汽车可直接在车内获取路口红绿灯信息。
·障碍物识别避让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及自动驾驶技术,智能汽车自动识别障碍物并完全自主实现刹车避让,保证行驶安全。
·超视距行人避让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智能汽车可提前感知视距外或遮挡物后的行人并预判碰撞风险,基于此,智能汽车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相较传统碰撞预警系统,超视距行人避让覆盖了更多的危险场景。比传统的行人避让更高级的是,本功能除了保证在车辆视距范围内能有效地避让行人之外,本功能还能通过路侧感知设备提供超视距感知。这意味着智能车辆探测距离更远,同时还可以提供车辆视觉盲区的感知。车路协同使得本功能产生了质的飞跃。
· 施工区域自动通行
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路侧智能设备感知到道路施工情况后将信息传递至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减速通过施工区域,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与传统施工区域提醒服务,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规避施工区域”功能可以做到实时变化并精准至车道。由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感知到前方道路正在施工,往往会造成行车危险和施工人员的危险。本功能通过路侧智能设备发送信息给智能车辆,提示前方是施工区,让智能车辆提前减速慎行,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保证交通安全。本功能是车路协同的亮点功能。
·绿波带车速引导
基于华人运通“车辆与基础设施间的互联”(V2I)技术,智能汽车与信号灯可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智能汽车基于信号灯数据引导自行调整车速,确保在规划路径上不受红灯阻碍,顺畅通行。传统自动驾驶受制于感知能力限制,难以实现该功能。
·智能限速提醒
基于华人运通“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间的互联”(V2I)技术,路测单元实时将道路限速信息推送至智能汽车,与传统道路限速不同,基于车路协同的限速提醒功能可实现基于实际路况的限速弹性变更,如车流量大或车流量小采用不同的限速。
·自判断拨杆换道
智能汽车在接收到驾驶员的拨杆换道请求后,基于华人运通车路协同技术,判断目标车道的路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行完成换道指令。
·上/下匝道
基于华人运通自动驾驶技术及高精地图能力,智能汽车可精准识别车道,并判断车道类型,如匝道、主路、辅路等,从而攻克自动驾驶领域难题——上/下匝道,真正实现城市道路、高速高架结合的综合路况自动驾驶。
·高速换道行驶
基于华人运通自动驾驶技术及高精地图能力,智能汽车可完全自主实现高速环境下的换道行驶。
·编队行驶
基于华人运通自动驾驶技术及高精地图能力,智能汽车可实现低间距的高速自动编队行驶,且编队的每辆智能汽车均可自主完成进编、解编、换道、超车、紧急制动等动作,传统基于ADAS的编队行驶功能无法实现低间距及多场景应用。多场景编队行驶可大幅提升城市交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行车安全性和体验。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由于风阻因素会产生很大程度的能源消耗,而编队行驶功能利用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特性,将跟车的风阻消耗降到最低限度,极大地减少了能源浪费。同时,由于编队行驶保持车车通信以及队列行驶,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乘坐体验。
·全自主自动泊车
基于华人运通自动泊车技术,智能汽车在乘客下车后,可自动驶往停车场停车,中途可完全自主实现行人规避、车辆规避、车位自动寻觅等功能,同样,乘客仅需APP一键操作即可唤醒车辆为其接驾。
多方协同 共同推进智能化出行技术
作为践行“三智”战略的一块重要拼图, 华人运通“智路”的试运行,为系统性解决城市交通出行问题、提升城市管理的能效提供了样板,向智慧城市的建设迈进扎实一步。
此外,华人运通针对智捷交通能力提出了以下六个判断维度,也认为这是今后行业发展的重要考量内容。
·道路类型:分析内容包括城市道路、高速高架、封闭式、开放式等。
·道路场景:研究场景是否包含人口密集区、工业区、依山傍水的信号干扰区、复杂道路区、停车区等。
·路侧传感:针对路侧的感知单元布置的种类,如激光雷达、目标识别摄像头、微波雷达、RSU、监控摄像头等维度进行评估。
·边缘计算:针对整个车路协同系统的边缘计算算力、设计合理性等维度进行分析。
·通信技术:考量了通信延迟、信道带宽、信号防干扰、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等方面。
·可支持自动驾驶:针对于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自动驾驶功能成熟度、复杂度于功能安全性等来综合对待。
通过华人运通的“智路”也可以看出,车路协同是一个场景复杂、产业链冗长、产业关系新鲜构成的产业网络。需要政府、科技企业、车企、通讯企业等多方参与,打通产业的上下游,以“智路”为切入点,共同创建智捷交通产业联盟,作为智捷交通产业的深度参与者,共同进行试点项目,推进相关标准的敲定,因此,产业关系的合纵连横,应该是接下来车路协同市场中的常态。
在改变人类未来出行的愿景下,华人运通志存高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更高的维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未来,“智路”还将打造生态链的完整闭环,进一步有力地推动智捷交通这一战略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