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真的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吗?
定制上市公司现有产能
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有人列举了14家定制家居企业的44个生产基地,认为定制家居的产能惊人,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从全行业范围来说,定制家居的产能是否过剩?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不仅缺乏权威的产能统计数据,也缺乏权威的市场需求数据。
如果着落到上市公司进行统计或许更有意义。一来,上市公司的数据比较透明,相对容易获得;二来,定制的家居的头部企业大都已经上市,他们更能代表整个定制家居行业未来的走向。
为此,旺家以最详备可查的2016年数据为基准,整理统计出了他们的产能情况,为了简化工作量,此处仅统计了在定制家居中业务占比最高的橱柜和衣柜两项业务。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产能不足,79%到90%之间为正常水平,低于79%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产能严重过剩。
对比表2可以看出,9家上市公司2016或2017年的产能利用率大多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不少企业的产能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运行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新建生产基地,是再正常不过的经营行为。一方面,立足于解决产能不足的问题,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优化产能布局,就近向市场供货以降低运营成本。
立足于当下的市场现实
产能扩张并不激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定制家居企业大多习惯了30%甚至是更高速度的超高速增长,所以行业增速尤其是行业头部企业的增速纷纷跌破30%,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这也是实情。
那么是否存在这种可能:定制家居企业在制订产能扩张计划时太过激进,或者说在当初制订计划时,没有考虑到行业增速放缓的问题?
毕竟,定制家居上市公司的产能扩张总规模不是小数字(见表3)。
假设这几家上市公司到新生产基地达产前的年增长率,可以一直维持在2018年前3季度的速度上,结果会怎样?我们来看表4,以此推算,前面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多余的。
在索菲亚、尚品宅配和我乐家居的公告中,不同基地产能计量单位不统一,无法累加统计。志邦的基地扩张在2017年已经完成。
剔除以上4家公司,剩余的几家上市公司中,按照2018年前3季度的销量增长速度来测算,除了金牌厨柜,其他4家公司的新建产能全部达产后,他们的产能仍将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营的状态。
也就是说,到时候,他们将面临的,不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是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即使考虑到行业增速持续放缓的可能性,他们现有的产能扩张计划,也远不能称之为激进。
当然,上市公司中每一家的情况会有所不同,比如说表4中的金牌厨柜。具体到各个企业,也可能在不同的业务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但在总体上,很难得出定制家居上市公司面临产能过剩风险的结论。
追问全行业是否产能过剩
不如分析谁的产能会过剩
当然,上市公司具有典型意义,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定制家居行业。
从大的逻辑上来看:一方面,在生产端,定制企业纷纷扩产甚至是大幅扩产;另一方面,定制家居行业的销售增速整体在下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整个定制家居行业提出产能过剩的风险预警或许并没有错。毕竟,在全国范围内,除了上市公司,还有大量规模不等的定制家居企业。
而且,从产能扩张的方式来看,现有头部企业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建产能的方式进行的,鲜有对既有产能的整合。
在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定制家居企业无论大小都能相安无事地过上好日子的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定制家居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市场的事情也不可避免。
行业竞争的激烈化,也就是行业分化甚至是整合的开始。在分化和整合即将来临的时代,以其追问全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不如认真分析一下:谁的产能会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