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前,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实地观摩环节,记者在北京十一学校见到的场景。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教育、常规课程、高端课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学校导览、管理、服务、教学、评价……面向智能时代,以人工智能为翼,让校园更智慧,让教学更高效,让学校更有生命力,是北京十一学校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在校长李希贵看来,“智能时代,教育格局、学习模式和育人需求将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教学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学校只有提供更多基于智慧创造、协同合作的教育体验,使学生适应智能时代教育的智慧性、普惠性和颠覆性,达到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才能应对智能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和挑战。”
打开北京十一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方案,从通识教育活动,到常规信息技术课程,再到高端课程项目研究,智能创造的元素丰富多元。
通识教育主要让学生拓宽视野,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激发好奇心,主要包括日常人工智能校园体验以及各类人工智能沙龙。常规课程为选择性必修,学生在前半学段进行Python基础语言的学习,后半学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如算法类的智能博弈、程序设计与算法,涉及图像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与APP开发,涉及语音识别技术的开源硬件、机器人技术等。高端项目主要是面向对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方向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开放,在课后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或项目研究,包括自动驾驶,水下机器人,物联网技术,FTC机器人项目等。跨学科的人工智能研究性课题则包括网络热词研究,主题歌词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等。
“学校正在设计面向初中生开设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提供充足的课时,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与人工智能进行深度探索。”十一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宋衍介绍,“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力求让30%以上的学生能够参与人工智能常规课程,力争每年提供3个以上的高端课程,每年出现3个以上的优秀学生作品,培养若干人工智能方向上卓越教师。”
张智远是十一学校2016年毕业生。读初一、初二时成绩一般,唯一的爱好是到机器人教室搭建机器人和操控无人机。同学们玩的时候,他却带着一本厚厚的《登陆火星》与老师聊火星小车的结构。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开始搭建火星小车,一遍遍修改方案。到了初三,在年级主任的支持下,张智远参加了当年的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从比赛规则的翻译解读到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程序设计、传感器的校准,作为主力队员,他带领团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最终,凭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张智远收到了国外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在十一学校,类似的学生有很多,接触科学、了解智能,激发好奇心,继而爱上科学,通过人工智能打开一扇门,了解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当然,面对一种深刻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从而引发伦理和道德问题,带来法律和社会挑战。李希贵认为:“我们应加强对人工智能的伦理规范研究,提出合理而具有前瞻性的社会伦理原则,探索人工智能的法律解决方案和治理模式,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为智能化社会划出法律和道德的边界,从而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在这方面,教育的作用无可取代,学校的使命也尤为艰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4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