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感觉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感觉器是脑的工具,脑是借助于感觉器来反映外部世界的。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从空间上看,感觉所反映的事物,是人的感官直接触及的范围;从时间上看,感觉所反映的对象是此时此刻正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而不是过去或将来的事物。
其次,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且任何一种感觉都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意义
由赫布、贝克斯顿 [加] 1954年首次报告。[美]普林斯顿大学做过55名被试的实验。
实验说明: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信息。
2)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一切较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分类
感觉分类我们可以把感觉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外部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种。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表面的地方。
视觉,人类可以看得到从0.77-0.39微米的波长之间的电磁波。
听觉,人类能听到物体振动所发出的20-20000HZ的声波。可以分辨出声音的音调(高低)、音强(大小)和音色(波形的特点),通过音色我们可以分辨出哪是火车的声音,哪是汽车的声音,能够分辨出熟人的说话声,甚至走路声。
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距离和移动。
嗅觉是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结果。通过嗅觉我们也可以分辨物体。味觉溶于水的物质作用于味觉器官(舌)产生的。味觉有甜、酸、咸、苦等四种不同的性质。
肤觉也称触觉,是具有机械的和温度的特性物体作用于肤觉器官,引起的感觉。分为痛、温、冷、触(压)四种基本感觉。
第二类感觉是反映机体本身各部分运动或内部器官发生的变化,这类感觉的感觉器位于各有关组织的深处(如肌肉)或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胃壁、呼吸道)。这类感觉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运动觉反映我们四肢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收缩的程度,运动觉的感受器是肌肉、筋腱和关节表面上的感觉神经末梢。
平衡觉反映头部的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部状态和各种器官的状态。它的感受器多半位于内部器官,分布在食道、胃肠、肺、血管以及其它器官。
据刺激的来源分
内部感觉:肌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据感受器位置分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
据刺激能量性质分
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的、热能的
临床的分类
特殊感觉、体表感觉、深部感觉、内脏感觉
生理机制
感觉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三个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传入神经的活动,神经中枢的活动。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近刺激,远刺激,内部刺激,外部刺激
感觉的编码——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转换为神经系统可以接受与传导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
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它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现象
1、感觉后象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叫感觉后象。
2、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
3、感觉对比
当同一感官受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功能评定
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
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
一套形状、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件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音*(256HZ)
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对瘫痪的病人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是指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位置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节觉4/5)。
震动觉: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两点辨别觉: 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尖为3一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一50mm。
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手表等)。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两手比较。
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的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重量识别觉: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各物品的轻重。
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辨。
注意事项
检查者需耐心细致,使患者了解检查方法并充分配合,注意调整患者的注意力。
患者体位合适,检查部位应松弛,以提高检查准确性
先检查正常的一侧,使患者知道什么是“正常”。
然后让患者闭上眼,或用东西遮上。
在两个测试之间,请患者睁眼,再告诉新的指令。
先检查浅感觉再查深感觉和皮质感觉。
根据感觉神经和它们支配和分布的皮区去检查。
采取左右、前后、远近端对比的原则,必要时多次重复检查。
避免任何暗示性问话,以获取准确的临床资料。
所给的刺激以不规则的方法由远而近。
先检查整个部位,如果一旦找到感觉障碍的部位,就要仔细找出那个部位的范围。
将检查的结果按感觉的种类,障碍的程度和范围.分别记录在身体感觉分布图上。感觉障碍的程度.可按感觉消失、感觉减低、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四类分别用虚线、实线、点线、曲线表示,还可根据感觉种类的不同使用不向颜色的笔.如触觉用黑笔,痛觉用蓝笔,温度觉用红笔,本体觉用黄笔等。
通过对感觉检查的结果分析,应能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要能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功能
听觉、视觉
胎儿在母腹中有着优裕的生活条件。他们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层层设防,除了羊水、羊膜外,还有绒毛膜,最后又加上子宫。如此"深宅大院",自然是一般光线很难光顾的角落。因此,子宫世界充满了黑暗。胎儿在这黑暗的条件下没有看东西的需要,也不可能看见什么东西。
然而,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在妊娠第2个月时,胎儿的眼睛就已开始发育,到了第4个月时用光线有节奏地照射孕妇的腹部,发现胎儿会睁开双眼,把脸转向光亮的坟,胎儿的心率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而且,胎儿出生后不到10分钟就能发挥视觉的作用,不但能看见母亲的脸,并且还具有认识模型和判断图形的能力。有人发现,新生儿的视力只关心30-40厘米以内的东西。这恰好与他在子宫内位置的长度相等,说明新生儿还保留着子宫内生活的习惯。当然,胎儿的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大概要到出生后7岁左右才能全部完成。所以说胎儿的视觉功能还是很不完善的。
其他感觉功能
上面已经介绍了胎儿的听觉和视觉,其实,胎儿的感觉功能远不止这些,同时还具有皮肤感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感觉功能。
胎儿的触觉出现得早,甚至早于感觉功能中最为发这的听觉。由于黑暗的宫内环境限制了视力的发展,所以胎儿的触觉和听觉就更为发达。妊娠第2个月时,胎儿就能扭动头部、四肢和身体。4个月时,当母亲的手在腹部摸触到胎儿的脸时,他就会做出皱眉、眯眼等动作。如果在腹部稍微施加一些压力时,他立刻就会伸小手或者小脚回敬一下。有人通过胎儿镜观察发现,当接触到胎儿的手心时,他马上就能握紧拳头作出反应,而接触到其嘴唇时,他又妈起小嘴作出吮吸反应。更为有趣的是,国外一些研究人员根据超声波图像报道,生活在子宫内的男性胎儿阴茎居然能够勃起。这一切都充分地说明了胎儿触觉功能的存在。
胎儿的鼻子早在妊娠第2个月就开始发育,到了第7个月,鼻孔就能与外界相互沟通。但是,由于被羊水所包围,所以他虽然已经具备了嗅觉,却无法一展身手,自然其嗅觉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尽管如此,胎儿的嗅觉一出生就能派上用场,新生儿在吃奶时能闻出母体的气味,而且以后只要他一接近母亲就能辨别出来。
同鼻子一样,胎儿的嘴巴也发育于妊娠第2个月。在妊娠4个月时,胎儿舌头上的味蕾已发育完全。尽管羊水稍具咸味,胎儿还是能够津津有味地品尝。新西兰科学家艾伯特·利莱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胎儿的味觉在4个月时已经出现。他在孕妇的羊水里加入了糖精,发现胎儿下正以高于正常一倍的速度吸入羊水。而当他向子宫内注入一种味道不好的油时,胎儿立即停止吸入羊水,并开始在腹内乱动,明显地表示抗议。
感觉统合失调与心理障碍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呢?
专家已给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即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运作与所产生的低能表现必然导致心理障碍。
感觉统合失调一般分为5种
。
(1)视觉统合失调:常发生读书跳行,翻书错页,抄错题目或丢三落四等。学习成绩持久低下,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听觉统合失调: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刚讲过的就没记住。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厌学逃学。(3)触觉统合失调:经常害怕受惊扰,常躁动不安,瞻前顾后,连洗头也十分恐惧。
(4)平衡统合失调: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将袜子穿翻,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划线歪等。长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
(5)本体统合失调:常表现走路顺拐,唱歌跑调,读英语时结巴等,会使孩子对这些课丧失信心。
为什么会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呢?
专家指出,关键因孩子的成长空间相对狭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学龄儿童大多只在家与书桌前的小天地中,每天重复着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放学、自习、上床睡觉,生活过于单调乏味。他们所接受的感觉刺激不外是爸妈的督促、老师的讲授、课间短暂的活动、自习时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有的大城市的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竟达30%以上。这样的孩子得不到充分锻炼,依赖性强,独自生活能力其实很差,一旦遭遇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幸等特殊情况,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失衡,严重的心理失衡反过来又削弱感觉统合能力。 过分开发孩子的某一种能力,也会不同程度地排挤其他能力的提高。二钊便属于过度开发视觉功能,从而削弱了其他各功能。家长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或放纵孩子偏科,都将造成感觉统合失调。
发现感觉统合失调之后怎么办呢?
以下四种办法很有效:
1.让孩子走出小书房,走入小伙伴之中,让孩子走出孤独与乏味,从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中强化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2.凡孩子可以做好或学习做好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做,以提高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劳动兴趣与综合心理素质。
3.让孩子定期参加活动,包括各类体育活动,对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也将促进各个统合能力的提高。
4.美、日等国家早已兴起了游戏治疗法。走独木桥、跳沙坑、捉迷藏、丢手绢、赛跑等对提高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都十分有效。
简单观察法
1. 感觉统合能力观察方式
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JAMP
适用:二到六岁
需要时间:约四十分钟
(2)TPA语言学习能力诊断检查
适用:三到八岁十一个月
需要时间:六十到八十分钟
(3)专业视知觉发达检查
适用:四到八岁
需要时间:三十到四十分钟
(4)南加州感觉统合核对表
适用:四到十岁十一个月
需要时间:七十五到九十分钟
不过目前为止,由已故南加州感觉统合大师爱尔丝博士所设计的日常临床观察法,仍是最广为采用的,此法不需要特别设计的工具,只要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即可。由于没有标准可依循,观察者主观因素成很大的差异,所以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来做统计和分析,才能免于被误导。
其实关于感觉统合的研究,只有二十五年时间,似乎仍处草创阶段,尚未建立精细的标准。不过一般有经验的治疗师及研究人员,仍认为爱尔丝博士这种核对表的观察设计,是比较周延而富实用性的。
爱尔丝博士提供一些可直接观察幼儿行为的简单方式,去发现有关感觉统合的问题,她将工作交给为经训练的父母亲,要他们凭知觉填写观察记录,再交由专家分析及追踪,以便对孩子的问题有初步的掌握。
行动的观察大概可分为
(1) 感觉及感觉神经组织;
(2) 肌肉的反射运作状态;
(3) 运动行为的整体观察;
(4) 其他相关学习行为追踪。
2.感觉神经失常的反应状态及其判断法
◆触觉: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讨厌或害怕被人碰触,拒绝人多或陌生的场合,另外,有些对疼痛反应差、冷热辨识能力不足的孩子,则属触觉反应迟钝,这两种现象也常发生在同一个孩子身上;如果孩子在被触摸身体后,可以正确说出被触摸的部位,或是当他用手摸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并正确判断出物体的形状,即表示他的触觉辨认能力相当正常。
◆前庭感觉:当孩子的头部发生移置变化时,他的反应过强或迟钝都不是好现象。反应迟钝的孩子,从事强烈旋转或摇晃的游戏时,既不会晕眩也不会害怕;而有些反应过强的孩子,只要站在悬吊游乐设施上,就已经晕头转向了,甚至有人只看到别人旋转,自己也跟着头晕,这些都是前庭感觉不良的症状。比较仔细的判断方式,包括让孩子走直线、曲线、回旋运动、身体倾斜等试测。或是使用仪器,观察孩子在旋转后眼睛振动变化的情形。正常的孩子,眼睛回振动五到三十秒钟,低于五秒者既表示前庭感觉不足,超过三十秒以上则属于敏感。
味觉和嗅觉:对某种气味或口腔内部酸甜苦辣的反映特殊,例如,闻到某些气味就头痛、恶心、晕眩或特别执着某种气味,都是感觉不良的现象。简单的判断方式:观察孩子对苦辣食品的接受度,如果孩子会排斥或特别喜欢是很正常的。反之,只是淡淡的味道就极端排斥,甚至有呕吐现象,则属味觉不良,日后更会有偏食、挑食、厌食等问题产生。
◆视觉:观察孩子对光线反应的敏感度,及对形状、位置、方向的辨认能力。包括双眼焦距是否协调,眼睛容不容易酸痛,以及对身体形象的认知能力。从孩子动笔画线、抄写、既可看出他的手眼协调能力是否成熟。
◆听觉:观察孩子对声音大小、方向和距离的判断;对语言的了解,包括对自己的名字、物体的名称、动作行为及某种状况的认识,以及用语言表达正确的意义;还有对事物的用途、属性、位置、大小及数字的了解,理解必要的指示,以及语言的记诵能力等等。
肌肉反射运作状态
◆肌肉的紧缩和颈部张力;婴幼儿趴着可以把头部抬高,以联系头部张力:婴幼儿趴着可以把头部抬高,以练习头部张力,头部若抬不起来,即可看出头部张力不足,这可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体系的发展。坐着时,身体的肌肉会适度紧缩,紧缩度低的幼儿,全身较柔软,关节的曲度也较大,活力比较敏捷。紧缩度太高的,则会全身僵硬,显得反应迟钝。
◆身体肌肉同时收缩情形:观察孩子在伸筋及屈筋时,身体以同是协调收缩的成熟度。成熟度较高的孩子,关节比较能固定住,可以维持较稳定的坐姿,头部及腕部也比较能保持长时间不动。因身体平稳高度,视觉空间和焦距都较能掌握,通常孩子在七岁左右都有此能力,坐的时间也可以超过一小时以上。
◆非对称性紧张的头部反射能力(ATIVR):这也是一种人类原始的反射能力。颈部移动时,关节受到刺激,全身感觉接收系统会立刻做出必要的反应。通常婴儿在出生六个月后,几乎已有能力做到这样的自我控制。控制不良时,也会影响全身的运动机能。
◆不随意运动的掌握度:婴幼儿的身体动作灵活与否,身体四肢的协调好不好,会不会做有计划的运动,都来身于不随意运动的掌握成熟与否。可以观察孩子手指和手腕的痉挛情形,让孩子闭上眼睛,以免注意力过份集中在手指上,要他折手指唱歌,从一数到十,再扳开手指数到二十,或做吐舌头及舌头的动作,或者只观察他唱数时,手指的反应动作。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由画线或用笔时的使力状况,来观察孩子不随意运动的民展及掌握情形。
肢体动作
反应状态
直立站姿的反应
以一般站立姿势站好,头和身体保持直立,再让幼儿将身体倾斜,观察头部能否直接反射,保持身体不跌倒。例如孩子身体右倾时,头部也会自然右倾,这时眼和内耳神经感应器受到刺激,头部自然会反射还原,使身体不至跌倒,从这种反应能力中,可以看出孩子平衡感的成熟度。
保护性伸展
反应能力
通常身体丧失平衡时会造成跌倒的刹那间,手、脚会自然伸出来保护头部,这便是保护性伸展反应能力,这种能力不佳的孩子比较容易受伤,他们也属平衡感反应不佳者。
通常孩子在出生六个月前后,这种反应能力逐渐成长,并且将持续一生。
抗衡地心引力
姿势保持力
当孩子的平衡能力成长一定阶段时,大约三岁前后,孩子便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某种姿态,以胸部去撑,头、手、脚同时抬高。或者以背着地,手脚向上,身体弯成弓形。头、手、脚上举,可以使筋肉产生张力,维持身体均衡,六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可持续这个动作二下到三十秒。
重力的稳定度
改变头部位置时,孩子平衡感会丧失,前庭感觉因此受到严重刺激,但大部分孩子都能主动调适,以和地心引力保持协调。但有些孩子因过份害怕,反而慌乱地造成失败,这显示孩子前庭感觉的调不佳。
运动企划能力
在做从未做过的活动时,大脑会将过去相关的动作来个记忆总动员,并从这些印象中寻找做这个动作可能需要的实施方法及步骤,再依这种秩序来执行,这种能力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是所 的运动企划。
以下的游戏,可以协助孩子顺利且积极地发展出他们需要的运动企划能力。
(1) 使力运动:相扶、角力、切西瓜、邦脚踏车打气、锯东西。
(2) 节奏性的全身运动:双脚跳、单脚跳、跳绳、跳舞等等。
(3) 旋律游戏:使用乐器和歌曲来配合做游戏,动作必须和旋律符合。
(4) 精巧运动:扣扣子、绑鞋带、打蛋、自己别小别针等。
(5) 使用道具的动作:用叉子、汤匙、剪刀,以及缝纫、写字等等。
如果执行以上动作时,孩子显得笨手笨脚的,都是运动企划能力有问题上。
双侧协调能力
人类的精巧动作,几乎没有单手可以完成的,所以双手协调使用非常重要,一只手能否配合另一只手做出附属动作,对孩子身体动作的成熟有很大的感觉。双侧不协调,手的灵活度必然不佳,显示孩子对左右的知觉也有问题。
交叉运动能力
由两眼的中间穿过,沿着鼻梁行为表现下延伸的直线,称为中间线。双手有超越中间线去进行某种特定的行动,便是中线交叉运动。
惯用右手者,右半身比较灵活,左半脑也较发达;惯用左手都,左半身较灵活,右半脑也较发达。而且当某只手较灵活时,另一只手便显得较迟钝。
惯用手成熟度
孩子在使用手的过程中,会逐渐成用得比较顺的手,这便是惯用手,也有人称为优势手。手顺了,手眼协调了会更好,大脑对环境的掌握也就着灵活了。最令人担心的是如果到了三岁,仍未建立惯用手,将使左右脑在发展上呈现机能性反应不足的现象。
身体形象
又称为身体地图(Body Map),也就是所谓的本体感。人类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潜意识中自然形成一张地图,如眼、鼻、口、耳、手等,不用看也能指出它的位置。缺乏这种能力,不但显得笨手笨脚,而且左右脑的发展也会受到障碍。
要想判定感觉统合的情况,对以下几种数据,最好也能作具体的了解。
◆怀孕的状态:由胎位不正以及怀孕时间,可以了解幼儿在胎内时,平衡感的学习情况。
◆生育的过程:早产、剖腹生产以及其它的手术情况,可了解幼儿最重要的触觉学习。
◆注意力集中程度:视觉整合不佳、焦虑不成熟、前庭觉发展不良、大肌肉不佳(头、颈和中枢神经、脊髓体系协调不好)、触觉不佳等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宜注意观察其原因。
◆人际关系:平衡感不良会有心烦气燥,喜欢惹事生非的现象。触觉不良则有怕生、人多,不喜欢别人碰触等反应。从不良的人际关系中,可发现感觉统合不足的现象。
◆爬行的时间:爬是幼儿成长非常重要的过程,它会影响头颈部和前庭觉的成熟,而其它的手眼协调、视觉空间辨认、个有感觉(肌肉及关节伸屈感)、本体感和前庭平衡,在足够的爬行中,都可获得健全的发展。
◆读、写、算术等学习情形:双眼焦距成熟及视觉移动的平衡与否,会影响阅读、计算及写字的技巧,手眼协调也会造成写字的困难。
◆独立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穿衣裤、鞋子,以及自己处理大小便的能力。
◆身高、体重、翻身、坐立、爬行(包括乳爬及四肢爬)、攀爬、走路,说话及二个以上词汇组织的能力。
知觉
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
(1)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两者的联系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释义
心理学定义
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两部分:
一是欲望,它是动物体的一种“需要”,动物们需要性刺激,需要食物,需要排泄,需要睡眠等等。欲望也可分两部分:一是心理欲,二是行为欲。心理欲使你产生一种驱动,行为欲使你专心专一去做。这在吸毒的人们中已经看到了。但是在其它领域还没有佐证,在性交中,有时你很想要,但是你的阳具就是硬不起,这就是心理欲和行为欲脱节的有力证明。一般的感觉都可以分为“心理欲”和“行为欲”。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惊”就是心理欲在起作用。那些晕血、晕针、怕虫、怕花等行为的出现就是心理欲作用的结果。
二是感知,它是动物的一种“知道”。没有这类感觉,动物就不会产生满足,就是得到排泄,也还会有尿意,就是得到食物,饥饿感还会长存,就是有人陷害你,你也会孰视无睹,听之任之,而不会用动怒或威胁等手段来消除这种陷害。感知又分两部分:一是产生感块,二是产生知觉。感块可以直接成为记块,但不能成为思块(思维过程产生的结果叫思块),比如说你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旁边有人轻轻地唱歌,虽然你还在看你的书,虽然你没有注意他的所唱,但是你却在你的大脑里产生过共鸣,也就是说该歌在你的大脑里产生过投影;知觉可直接成为记块(感觉在大脑内被储存叫记块),也可直接成为思块。知道其实就是一种思维,只不过是低级思维。
浅表感觉
浅表感觉共有二十五种。就是五官和内脏的感觉。属于生命过程,它又分为生存感觉和提示感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前所说的欲望其实就是感觉,比如食欲:就是要食的一种感觉。
1、生存感觉有十四种,是生命个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必须有的,它分为呼唤欲和排泄欲。
呼唤欲是生命个体想得到而且必须得到的,有七种,它们是食欲、渴欲、嗅欲、望欲、听欲、触欲和物欲。
排泄欲有七种,它是生命个体必须定时排出,不定时排出人体就会表现异常的一种感觉,它们包括:便欲、喷欲、咳欲、呵欲、伸欲、嗝欲和性欲。
2、提示感觉有十一种,是生命个体在生存过程中为了保护身体提示病变而产生的,包刮痛、痒、麻、软、酸、木、胀、晕、昏、辣、闷。
浅表感觉具有以下特征:
1、“感觉移动”:感觉是一种移动后的结果,没有移动就没有感觉,不是感觉器官的移动就是原块的移动,比如用手去触摸一样东西时,必须源源不断地移动你的手才能感受到这种物体的特征,只要你的手停下来,就失去了感觉,你的手就是放在这个物体上,也不能感受到这个物体的存在,除非有温度等刺激附带在上面(温度也是一种刺激源)。外界的光线也是源源不断地刺激人的眼睛,人才有视觉,如果没有光线,人就不会在眼睛内产生外界物体的投影,大家知道,光线是光子流动的结果,人的眼睛就是接受了这种光子的移动刺激才产生了视觉。人们常常嗅不到气味,但是只要你猛吸一口气,外面的气味就会被感觉到,这也是气流带着气味经过嗅觉器官的结果。人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可以暂时关闭,这也是进化的结果,只要用舌顶住口腔的上部,鼻腔就被关闭了;将手停住,触觉就关闭。
2、“感觉单一”:浅表感觉不是总体性的,是单一的感受过程。对感觉受体来说,感苦的只感苦,感甜的只感甜,感温的感温,感痛的感痛,它们的功能终生不变,它们是我们的相同器官的不同感觉神经的不同结果,由此可知,感觉神经在同一个感觉器官内也是有功能差别的,它们不是同一的。
3、“感觉同时”:浅表感觉发生时,可以在很多同时存在的原块中只感受一种原块,比如一个人听人说话,必定有很多其它声音同时存在,可是该人在感受那些声音时,可以只听这个人的说话,听的同时,还要产生与此有关的思维,又比如,人看东西时,在一个视野里,至少有上万数的原块同时被看到,但是为什么只对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产生视觉呢,这就是感觉同时的功能。
4、“感觉独立”:感觉是因为原块刺激而产生的,它不依其它人命过程而产生,感觉一旦产生就可影响人命过程的其他方面,比如记块、忆块、思块、行块和语块,感觉也具有独立“成相”的功能,看到“猫”马上在你的相应地方有了猫的投影,触到“凉”马上就有冷的感觉,这种刺激性就是感觉的独立性。
5、感知是思维的前奏。这一点在思块一章中专门论述。
附带说一下,人脑是因为和人体结合在一起才完美的,电脑之所以不完美,就是因为没有感觉的三点功能,没有生物钟的四点功能,没一个有象人体一样可以行动自如的“电体”,解决了这几个问题,电脑就会胜过人类。集成块的发展将向立体、自动降温方向发展,而不是所做的向更快更稳更多的方向发展。
深部感觉
深部感觉就是人们所说的情绪,它分为分享情绪和保护情绪。
1、 分享情绪是人类可以共享的一种情绪,它们是可以“传染”的。分享情绪包括:乐和忧、善和凶。
2、保护情绪就是用来保护身体的一种情绪。它包括:怕和气、爱和嫌、快和缓。
浅表感觉和深部感觉的特性:
1、都有它的反面。比如冷和热,爱和恨,睡和醒;事实上,人体的所有东西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比如饿和饱,行和静等等。
很早以前人们可能就已经注意到,很多事物都有正反双性,比如左和右、上和下、笑和哭、痛和痒等等,古老的中国人将它们冠以一个总称:阴和阳,中国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决定的,所以他们的祖先依此产生了阴阳八卦理论来预测人生。在大脑里,为了方便和节约空间,利用阴阳来处理感觉或其它各个方面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就象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一样。比如笑和哭,两者可能处于同一个位置,并且可能还是某种“链”与神经细胞结合就是笑否则就是哭,但是,如果功能中枢没有连通到哭笑中枢,那么无论这链是分离还是结合,对人体来说,都不会表现哭笑现象。大脑区分香和臭的中枢也是一样,凡是存在对立两性的都是这样发挥功能的
3、长期刺激可引起人体病变。比如爱得深而得不到可引发精神病,恋得深而得不到就得相思病。分辨异性美丑也是一种感觉,一个人在发育以前是不能辨别异性美丑的,一旦发育开始,人的第一“性行为”就是能够辨别异性的美丑,再就是其他“性特征”,如男孩长胡须等。男人在十几岁发育时,即开始对美丽的女性目不转睛,对丑女不屑一顾。女性也是一样,其发育时即开始对有才气的男性心怀好感,真正做到了心系之、情念之,但同时女性还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即爱对方又羞于表达,只是默默地承受着感情的煎熬,所以古书上记载的相思病女性远比男性多,现代社会因为人口太多,造成对异性的判断和选择机率大增。因此要得古书上记载的相思病的机率大减,再者,因为刺激太多,使人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深深地想或爱一个人,依此,相思病是可以用另外的刺激来治好的,比如用打牌、上网,也可因某次外部的刺激而改变这种病态。相思病其实是一种源刺激过度的疾病。每个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的发生过相思病,比喻对某一女人的思念,或对身处他乡的爱人的思念。如果还能自控,其人就不会出现任何症候,如果不能,就会出现厌食消瘦、软弱虑脱、目光呆滞、萎靡不振等病症,久而久之就会死亡。精神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爱情引起,它与相思病不同之处在于:相思病的对象可能知晓对方的爱或不知晓而由病人单相思而发生,它是客体主观上愿意而因意外致使这份情感得不到延续或不知主体的心态所造成。而精神病是主体愿意而客观拒绝或其它因素强制干预而发生。精神病是外刺激所造成。动物也得相思病,我在动物医院期间就遇到过一只鸡得相思病的事情,当时一个50多岁的老人来到动物医院,他说他的一只鸡已经20来天没有进食了,又没有任何症状,我就问他,这只鸡以前是不是有一个伴,他说是的,我又问另只鸡是不是被杀了,他说是的,是杀了以后才发病的吗?他说是的,由此看来这只鸡是得了相思病,后来我就建议他,要不给它配个伴,要不就是杀了算了。我们也可从报纸上看到某地方的一条狗,因为主人死了,它就一直守在主人的坟前,要不是思念主人,它守在那里做什么?
4、感觉可以调整感觉、思维和行为。比如今天你心情特别好(乐),你就会出现说话和善、面部红润、面带微笑、说话节奏很快等等表现,那么,你就不可能出现发怒,这是感觉影响感觉的例子;当你发怒时,你的思维就停滞了,这是感觉影响思维的例子;当你感觉好时,你可能出现手舞足蹈、话语连篇的情形,这是感觉影响行为的例子。感块可以控制思块的产生,比如发怒的人就失去了思维,他们采用了人类最本源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去攻击对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思维可以引起人类的行为和语言的产生,但是,还有一个中枢可以控制所有中枢,那就是静止中枢。反过来,思维等也可调整感觉。
5、情感延时。比如你中了福利彩的特奖,你不但当时兴奋,而且晚上可能还兴奋得睡不了觉,并且这种兴奋还有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感觉当然还有感觉立即,那就是当发什么感觉,你就会不由自主的发,想控制一般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些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可以逐步地控制情感的流露,要发的脾气可以不发,不该发时他又可以大发特发,比如说那些政治家或将军等等人物就是这样。
6、感觉必须表达。表达可以是行为也可以是语言。比如在受打时不由自主的“啊哟”;受惊时的“啊”;看不起人时的“啐”;发怒时的紧握双拳或者蹬脚,抑或是怒目而视;对人满面春风,睸眼勾人;用手轻摸对方的肌体等等,浅表感觉中的痛、冻、强光、饿、尿闭等刺激发生时,也会产生各种行为的表达。又比喻一个人处在悲伤时,他就没有了食欲,在这里悲伤是一种感觉,食欲也是一种感觉。感觉不能表达,就会使人生病。当你受了大的打击时,你的什么感觉都可能在欺骗你,所以在心情不好时,不要轻易地相信你的感觉!
7、感觉的家族性。感觉在一个姓氏或一个家族内是基本恒定的,有些家族的人本真胆小,没有一个特别狡诈的,有些家族的人一般忠诚,这些特征的遗传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杨家将就真诚。
8、感觉的直接投影。从感觉来的东西,一般都是直接投影到中枢,使你立即可以明了该感觉的性质,比喻你听到一句使你光火的话,你就会立即发火,比如你看到自由女神,你就会立即知道他的模样等详细情况,而这种直接投影就是人的一级思维,所以思维和感觉是相连的。
9、都是遗传的结果,但更是社会的表现。没有人类社会的共鸣,个人的情绪只会是初级的,遗传来的不会被深化,只有高级的情绪才使人完美,才体现出人类的修养出来,深部感觉发展得越好智商就越高,但是智商高不等于情商高。动物有浅表感觉,同时也有深部感觉,比喻我们经常看到狗的害怕,老鼠被猫捉到时的战抖和休克,鸡见到老鹰时的尖叫和飞跑等等,都是深部感觉作用的结果,但是他们不会因为群居而使得深部感觉得以发达。
感觉的种类依据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肤觉又可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反映机体本身的状态,包括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由于视觉和听觉在人们日常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感觉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动觉对行为的自我调节控制和言语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它的研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