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微裂纹宽度约10μm,厚度在0.1~0.5μm之间,长度约100μm,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微裂纹长度甚至可以扩展到试样宽度的宏观尺度,如下图(图1)。
产生原因及过程
产生原因
引起聚合物产生微裂纹的基本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力学因素(这里的应力是指张应力,纯压缩力不会产生微裂纹,一般出现在试样的表面或接近表面处,或在裂缝的尖端处形成而成为裂缝扩展的先导);另一种是环境因素(同某些化学物质接触)。
很多热塑性塑料,在储存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应力以及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微裂纹。环境因素引起的银纹的分布与应力银纹不同,它通常是不规则排列的,分别取任意的方向。这种银纹的产生,一般是与材料内应力的存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称为环境应力银纹。它时常直接发展为环境应力开裂。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应力开裂包括下述四种:(1)溶剂银纹,可能是由于溶剂溶胀聚合物表面使Tg降低或者导致结晶引起的;(2)非溶剂(包括醇、润湿剂等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环境应力开裂可能是由于表面活性物质浸润微裂纹的表面,降低了表面能,从而有利于微裂纹的发展;(3)热应力开裂是由温度变化使聚合物内部发生形态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其微裂纹主要发生在物质内部;(4)氧化应力开裂则是氧化剂引起分子链断裂的一种不可逆过程。其中溶剂和非溶剂引起的应力开裂的试验,已经成为研究聚合物内应力和耐开裂性能的重要方法。
产生机理
下图(图2)是微裂纹增长示意图,在图上y方向应力作用下,微裂纹体的上下表面被拉开,微纤的直径缩小,空洞扩大,同时微裂纹沿x方向扩展,增长前沿的聚合物本体继续发生塑性形变,形成新的微纤,如图2(b)、图2(c)、图2(d)所示。高分子链在微纤中沿应力的方向高度取向,与玻璃态聚合物的强迫高弹性的情况相类似,这就不难解释微裂纹的可逆性了。
图2 微裂纹增长机理示意图
应力愈大,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愈快,而应力低于某一数值时则不产生微裂纹,因此产生微裂纹有一个最低的临界应力。另外产生微裂纹也有一个最低的伸长率,称为临界伸长率。一旦达到临界伸长率,在试样内部就产生了微裂纹。微裂纹并不一定引起断裂和破坏,它具有原始试样的一半以上的拉伸强度。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则微裂纹体中的微纤发生断裂,微裂纹体破裂而产生裂缝。表1是几种聚合物室温下产生微裂纹的临界应力和临界伸长率。
临界应力sc
(kg/cm2)
临界应变ec
(%)
tmax*
(hr)
屈服应力sy
(kg/cm2)
危害
有机玻璃、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透明塑料出现微裂纹,使光学透明度下降,影响塑料的使用性能。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微裂纹会进一步发展,以微裂纹的微纤断裂产生附加的空洞开始,逐渐发展到临界大小,此后微裂纹便快速地增长为裂缝,而微裂纹则继续在裂缝顶端形成,最后使材料发生断裂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