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分离(英语: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宗教权力和国家、政府统治权力的分割,如《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明文规定:“国会不得制订关于设立国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此外国家力量不援助、助长、压迫各宗教团体。
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原则,源于欧洲摆脱宗教控制的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成为欧美政治学说主流观点。
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仍然有宗教背景浓厚的政党,不论是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或伊斯兰教。
宗教势力仍对政府有影响力,不少政治人物与宗教团体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宗教团体仍有力影响政府。
出现时期
这种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社会的世俗化”的原因,主要是世俗主义的广泛传播。例如盖洛普国际千年调查表明,只有六分之一的欧洲人按时去礼拜,不到一半的人认为“上帝”“非常重要”,大约40%的人相信存在一个“人格化的上帝”,绝大多数人承认自己有宗教信仰。同时,数据表明“去基督教化”的秋千在欧洲已经慢慢的向相反的方向摆动,很多英国教会重新建立,在欧洲大陆新教也开始有更多的经费,这些都表明了欧洲世俗化开始减弱,毕竟欧洲是基督教的发源地。
在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三块大陆,宗教的影响比欧洲高得多。美国宣称自己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不过很多国家认为美国的很多社会风俗反映出她的保守和英国特色(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特色)。总的来说,相对于欧洲国家,美国倾向于基督教保守派,这是因为初期基督教主要是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建立和发展的。
发展
美国
南美洲
南美洲历史上以天主教为主,可最近80多年,很多国外基督教传教士是她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福音派和圣灵降临派(Pentecostal)的影响。例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天主教国家和信仰福音派的国家,一些世界性的基督教集会在巴西举行,巴西也是南美洲较早的政教分离国家。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经历了英国式教会的复兴以及福音派的发展壮大。澳大利亚教会的根基是英国式的,其教会的发展并不受此限制,有很多宗教节目甚至通过卫星向世界传播。
中国
意义